发布时间:2014-11-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八(3)班 肖婉淑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之门的精髓,是中国文化长河里的瑰宝。诗词的魅力在于任凭时光流逝,浓厚的诗情依旧在人的精神中熠熠生辉。哪怕身在今天的我们,时隔千年,去温读这些精炼优美的诗词,依旧能深切感受到古人抒发的情感,勾起每个人心底无限的诗意。
11月20日下午,同学们怀揣着一颗求知的心聆听了来自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二十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朱惠静老师的一场关于经典文化的讲座——如何学写诗词。在座的每一位聆听者都被这位睿智、博学、儒雅的朱老师所深深吸引,教室里不时地传来声声赞叹和阵阵掌声。
讲座伊始,朱老师就只用一篇文章就将班里56位同学的姓名都串联起来,震撼了我们的眼球。她还向我们展示了亲自为每一届即将毕业的学生所作的诗篇,诗中不仅蕴含着老师对学生的深深不舍,更有对学生的殷切希望。一篇篇精美的诗词,那日月山川的万千气象,那悲欢离合的善美情怀,那豪放婉约的抑扬顿挫,那鼓铮箫琴的仰啸山歌……绵绵的诗风词韵汩汩流淌,浸润我们的心田,激发我们进一步探究诗词的渴望。
朱老师以我们熟悉的古诗词和常州市二十四中同学所创作的优秀诗词为例,向我们讲解了关于诗词创作的一些基本知识。她强调诗词的创作首先要对格律了解透彻,这样才能够仿照古人进行简单的尝试。其次,诗词创作还需要符合平仄的音调,上声和去声也应当一一对应。平上去入,抑扬顿挫;诗韵流芳,意味深长。朱老师真挚细腻、幽默风趣的语言,将我们带进了古典文学的殿堂,领略着别样的风景。
“带得诗花一壶醉,摇动词铃满园清。”的确,古典诗词中蕴含与积淀下来的思想和艺术精华,不仅使我们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审美境界,而且激发了我们对古典文化探究的兴趣。作为一个诗词泱泱大国中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继承和发扬这种文化,让经典浸润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