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收获“少教多学 魅力课堂”的无穷体验
发布时间:2015-07-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璐

071521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结题报告培训会在陕西省西安咸阳市拉开帷幕。在区教研室的组织下,河海中学刘璐老师参加了此次专题培训,五天的学习交流,令人获益匪浅。

0715,老师们来到西北工业大学启迪会展中心聆听讲座。胡勤《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范式》、张伟忠《少教多学的思考与实践》、郭海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欢迎的老师》、赵明《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把“少教多学”变为教学常态》。一场场精彩的报告让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更新了理念,对于探讨当前教育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对于推进全国语文教学与科研科学和谐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0716上午开始,老师们学习了两节有质量、有创新、有思考的教学示范课。清华大学附中的赵谦翔老师的示范课《陋室铭》,浅吟低唱,将智趣行三合一,让学生在古典的氛围中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随后的专题演讲《绿色文言教学漫谈》,让人耳目一新;西北大学附中的王毅军老师的示范课《琵琶行》,用朗诵再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轻盈与灵动,对中学老师以后古诗文的教学又提供了新的借鉴。

接着我们观摩了第三届“全国教育艺术杯”参赛展示课。课堂上,赛课教师个个精神抖擞、激情洋溢,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显示出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山东省青州市东坝初中的董董老师的《芦花荡》设计巧妙、新颖,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的沈建林老师的《雷电颂》大气磅礴,朗诵指导到位,让在座评委啧啧称赞……全国各地的老师,教材教法固然有区别,老师们却用自己独特的风格让人感受到“少教多学”这一理念的融会贯通。

五天的生活丰富而又充实,我们追寻着历史古城的文化积淀,我们更收获着“少教多学、魅力课堂”的无穷体验。相信作为本课题的实验学校,这次培训我校结题工作会进展得更顺利,我校语文组会在探寻有效方法、提升课堂效率上将“少教多学”的理念抓牢做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