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主办、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承办的“国培计划(2025)”县级骨干教师学科育人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在常州河海实验学校圆满举行。我校地理教师与来自新疆的骨干教师齐聚一堂,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共探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容·纳”文化领航,共赴育人之约
活动伊始,新北区地理教研员张爱娟老师立足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以“跨区域协同”为关键词,系统阐释此次研修的核心目标——通过东西部教育经验互通、资源共享,破解区域教育差异难题,为学科育人注入新动能。
我校赵卫勇校长以“容细流成河,纳百川为海”的办学精神为脉络,从“历史与革新、文化与品格、实践与突破、成果与愿景”四重维度,全景勾勒学校发展图景。他重点解读了“容·智”课堂创新实践,其“精细管理赋能教师成长、多元课程滋养学生个性”的育人经验为研修活动提供了鲜活范本。
“容·智”课堂展示,彰显学科魅力
在课堂展示环节,河海实验学校地理组教师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呈现了两节精彩课程。
梁佳玲老师执教跨学科主题课《三江源湿地 —— 雪豹的困境与希望》,以濒危物种雪豹的生存现状为线索,串联地理湿地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影响等核心内容。充分展现 “容疑、 容理、容新” 的三阶学习逻辑,体现了“知识迁移、生态育人”的理念。
地理教研组长潘甦娜老师与龙城高级中学范佩老师携手打造初高中衔接课《青藏地区 —— 从奶茶里的冰块说起》,从学生熟悉的 “奶茶加冰” 生活场景切入,串联冰川消融、高原地理特征及生态保护议题,以生活化情境深化学生对青藏地区环境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从“现象观察”转向“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彰显了地理学科的实践价值。
来自新疆教师同仁们在评课环节高度评价两节课的设计理念与实施效果,认为其立足核心素养,融合学科前沿,展现了河海地理“容·智”课堂的成效。
理论引领赋能,共探改革路径
下午,校长助理芦启顺带来专题讲座《“容·智”课堂: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他从文化筑基、理论突破、模型建构、策略支撑、实践路径、成果亮点入手,为与会教师全面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的“容·智”课堂,系统解读我校课堂改革转型密码。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操指南,引发参训教师热烈共鸣。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孙汉群院长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河海实验学校地理组的专业能力与创新精神,并指出:“此次研修不仅是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是教育情怀的共鸣。”他呼吁参训教师将“容·智”课堂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行动,助力地理学科育人效能的全面提升。
教育之道,在兼容并蓄,更在薪火相传。本次活动为河海实验学校提供了展示成果的窗口,让我们看到地理“容·智”课堂“学科融合、学段衔接”的初步成果,也为其深化教学改革注入新动力。
此次国培研修以地理学科为纽带,架起东西部教育协同的桥梁,为骨干教师赋能,为课堂改革领航。河海实验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耕“容·智”课堂,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征程上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