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悠悠沙家浜,巍巍爱国情
记河海中学七年级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6-04-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小记者

 

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加深刻地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革命精神,0411日,河海中学七年级全体师生携着春光,来到沙家浜革命根据地。他们用眼感受自然风光,用心领略革命战士们的豪情壮志,用行动传承多彩的革命精神。让我们来看下小记者们带来的报道:

一进入景区,漫步林荫小道,鸟儿婉啼,凉风习习,苇香扑鼻,野趣横生。走着走着,来到了芦苇林,一片片黄黄的芦苇,真是构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绿波不尽尘难染,芦苇深处浮人家”,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芦荡人家,飞鸟闲逸、游鱼戏水,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一经回想阿庆嫂曾将新四军的十八名伤员藏在这芦苇荡中,并一起消灭了日军在沙家浜的势力。新四军伤员就是在这芦苇荡中养伤,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只能以芦根充饥。此时的芦苇随风飘扬,风似乎有些大,但我的心却是炽热的,满满的都是震撼。

——七(1)班小记者  王粲

循着细长的芦苇叶摩擦的声音,我们小组来到了奇妙而带有革命味道的芦苇迷宫。迷宫的入口不是很大,芦苇们随着风向略向同一侧倾斜,远看好似一条赭红色的长龙卧态图。芦苇迷宫内“沙沙”的叶响声伴随着脚步,尽情地在风中倾诉着血泪交融、鱼水情深的热血往事。凄凄的蒹葭桥上,我仿佛看见数年前为革命事业解放而奋斗的他们,穿着补丁的衣服、蹬着乡味的草鞋,叼着烟袋正在思讨战役战术,一缕缕灰白色的烟圈升腾在芦苇荡的上空……我赶忙拍下深情婉婉的芦苇荡,记下这一红色足迹。这里的确像是一个巨大的八卦阵,在这一路上,我们相互扶持,终于从茫茫芦苇荡中找出一条出口,相视而笑。

——七(2)班小记者  相琪

我们小组绕过湖,来到了横泾老街。刚拐进小街,一位古代衣装的大叔突然从一个旧式的房屋中推门而出,着实吓了我们一大跳,他从肩上的竹担上卸下两个竹筐,开始吆喝起来:“卖烧饼,卖烧饼,又薄又脆……”定睛一看,才恍然大悟,只见那烧饼带上写着:武大郎烧饼。大伙儿都乐了。街上商贩林立,多数店主穿着一身青花布衣,是抗战时农村妇女的款式,大多模仿的是抗战时沙家浜当地的英雄人物——阿庆嫂。两排商店里人头攒动,店内事物小巧玲珑,精致可人,几个同伴对着小小的纪念品看个不停,非得买下留个纪念。就这样走走停停,老街的热闹气氛倒是领略了不少。

——七(5)班小记者 张煜琳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国防教育园”。陈列馆内,一艘艘旧的飞机与一架架坦克让我记忆犹新,其中的歼-26号战机让我驻足许久。灰白色的机身与机翼安安静静的陈列在那儿,虽然落了许多灰,但它翱翔于天空的姿态却可想而知,真让人浮想联翩:英勇无畏的抗日英雄们在战场上挥洒热血,默默无私的民众们也为革命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好一个“军民鱼水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