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希望广大教师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这一要求赋予了教师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对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自我塑造和职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结合我市开展第九个“师德建设月”活动,为使我校全体教师认真深入领会和自觉踏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学习重要讲话甘做引路人
教育寄托着每个家庭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教育的未来,系于每一名甘守三尺讲台的教师。蒋校长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要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要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网络时代,好老师还要当好网络生活的“引路人”。
贯彻讲话精神做好引路人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虽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在发挥作用。但毫无疑问,教师居于关键位置,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能不能当好学生的“引路人”,直接关系着一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千千万万的家庭。蒋校长结合自己的学习,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教师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是无声的教科书,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关键是要按照“四有”的标准,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理想信念是根本。在这个价值取向多元的年代,一个有坚定理想信念的老师才能引导学生面对各种诱惑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主动学习、深入研究、自觉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做到真学真懂真信,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将其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学生真正入心入行。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道德情操是前提。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群体,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对学生不仅是言传,更是身教,只有以身作则,学生方能以师为镜。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扎实学识是基础。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仁爱之心是关键。教育是“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
教师是中国教育的“脊梁”,没有好教师当“引路人”,就无从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通过学习,我校老师认识到,只有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努力将自己锻炼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之队”的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