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艳


05月19日—21日,由中国班主任研究体、《班主任》杂志社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与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在苏州举行。为进一步更新我校班主任的思想观念和教育观念,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逐步实现班主任从经验型向智慧型转变,常州市河海中学派出姚婧晔、徐艳两位老师参加培训。
教育专家们聚焦核心素养“热点”,结合生动鲜活的教育案例,内容引领实践,探索班主任多元技能,引发班主任多维度思维,用自己多年的经验分享,碰撞教育智慧的火花,感悟班主任工作的魅力。报告精彩纷呈,与会老师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受益颇丰。
05月20日全天,浙江省温州二中特级教师方海东作了《低头学生 举头班级——班主任的“思维”实践》的精彩讲座。该讲座重点关注班主任带班的思维品质的实践,关注班集体建设中的两个关键点:学生和班级。拯救一个人,首先拯救他的思维。作为一个班主任,束缚我们做得更好的往往就是我们的思维。方老师认为,对于一个班主任而言,他的思维决定着一个怎样的班级。讲座中,方老师从马云、马化腾等人的创新思维改变了十几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谈起,讲到班主任思维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人用合适的方法,陪着一个人成长,这便是班主任的思维。继而,谈到“低头学生”,他认为教育是和一个(些)孩子一起经历的生命成长过程。关于学生方面的内容,方老师重点讲“认同”这一个概念,并从三个方面分析认同:重要性是最好的认同;认同是一个人成长的情感需求,也是一个班的情感传承;认同不仅仅是情感的求认同,更是学生具体行为的求认同。还举了一个自己学生的例子,让与会老师更形象更具体地理解“认同”这一概念。关于“举头班级”,方老师认为教育是和一个班级确定目标并一起走向卓越的过程。方老师以目前所带的“追光班”为例,具体分享了自己如何带着一种思维带班级,做班集体建设。方老师讲到“追光班”班名的确定过程,讲到班级的系统化建设与操作,讲到“追光漂流瓶”等,这一系列的做法无不体现着方老师的带班智慧,让我们不禁赞叹连连。
05月21日上午,来自广东省中山市骨干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张岩和大家分享了以《给我一个班,还你一片海》为主题的特色班集体打造纪实。他幽默、机智地将他如何致力于创建“发展型”班级,如何以“合伙人”的身份与学生共建师生成长的班级发展平台,如何以班级发展助推班级教学,如何将人的个体自由落到实处,如何从“酷吏”到班级合伙人等方面一一作了解读。张老师详细讲述了班主任作为班级“合伙人”需从顶层设计、任务驱动、利他思想三个方面着手建设班集体,最终让孩子们像野花一样成长!他以自己带的班级为例,介绍高中三年如何宏观规划班级管理,并创新实践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基于学生内在成长需求、能动性激励学生成长的活动。班主任们在分享着他躬身实践与诗意行走之间的那份执着时,也享受着张岩激情飞扬、妙语连珠的魅力演讲所带来的幸福。
下午,全国优秀班主任、常州市刘海粟小学班主任王晓波给大家带来了《让每个生命在教室里开花》的姊妹篇《在“猫国”,遇见更好的自己》。王老师从自己最初接手的三(12)班说起,在了解学生和班级的基础上,从规划班级稳步发展的路径、架构班级内涵建设框架、设计班级特色课程体系等方面逐步进行班级“猫”文化的建设,始终践行着她的“完美教室”的理念,用文化发展学生、成长学生,引领班级朝向卓越。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一次次活动,无不凝聚着王老师对班主任工作的用心、用情、用爱。她的讲座为我们点亮了一盏智慧教育的心灯——做实践的思考者,做思考的实践者,让课堂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起生命!
两天的学习之旅虽短,但教育专家们的经验告诫却长。方老师的睿智、张老师的大气、王老师的用心,无不诠释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班主任工作的负责、对学生的热爱,无不带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激发我们对未来工作的思索。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的,又是全面的,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要有“牵一只蜗牛散步”的耐心,守住平凡,不忘初心,勇于创新,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