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行走的大思政课系列活动 | 探千年文脉 启创新思维
八(9)班在地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义尧

  近日,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八(9)班学生走进常州文化广场,开展了一场以“触摸城市文脉,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这座集文化、艺术、科技于一体的现代地标建筑,为同学们打开了了解常州历史文化与当代发展的窗口。

1.png

  建筑美学:解码“拱形密码”,感悟设计匠心

  同学们现场化身小小建筑师的身份,实地感受广场标志性的六栋拱形建筑,分析其江南拱桥设计灵感。不禁感叹道:“原来每一处弧线都藏着运河波纹的意象!六个拱形的角度竟对应常州历史上六个重要文化节点,太巧妙了!” 

2 (2).png

  文化宝藏:在博物馆里读常州

  来到常州市图书馆新馆与博物馆。在博物馆“龙腾中吴”历史展厅,战国青瓷兽首鼎、南宋朱漆戗金莲瓣式奁等200余件文物,配合AR数字解说设备,让同学们沉浸式了解常州自史前至近代的文明演进。原来季札“三让王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种谦让美德值得我们传承。

3 (1).png

  艺术现场:美育的生动课堂

  在艺术馆中,同学们欣赏了留青竹刻、金坛刻纸等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碰撞的作品。亲身体会数字化工具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这种创新思维让同学们启发。

4 (2).png

  科技体验:智慧文旅新探索

  最令同学们兴奋的是广场的智慧文旅系统。通过小程序扫码,即可获取建筑声光电秀的创作背景,或在AR导航中寻找隐藏的数字文化彩蛋。刷脸借书、机器人导览、VR古籍修复体验,科技让文化服务变得更便捷有趣。

5 (1).png

  此次研学活动,以建筑为经卷、文物为注脚、科技为笔墨,为青少年勾勒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响,人文与科技共生”的立体画卷。通过跨学科的场景化学习,学生们不仅读懂了常州城“中吴要辅”的历史密码,更触摸到文化基因在数字时代的创新表达。这场穿梭千年的文明对话,正悄然播下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种子,让城市文脉在年轻一代的认知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附:学生感悟

  六栋拱形建筑群像江南水乡的拱桥,又似翻开的书页,钢结构与玻璃幕墙的碰撞体现了常州“千载读书地”的底蕴与现代创新精神;下沉式广场与空中连廊构成的“立体山水”意象,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表达。

  ——班杨文慧

  作为常州的新地标,常州文化广场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还成为连接新北区文化亮点的核心区域,被誉为“集聚文化气息的城市客厅”。‌走进图书馆,安静的氛围让我瞬间静下心来。书架上整齐排列着各类书籍,像一个个知识的宝藏等待着被挖掘。我轻轻抽出一本诗集,坐在角落细细品读,那些优美的文字如潺潺流水,滋润着我的心灵。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我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感受着知识的力量。

  ——丁文瑜

  在艺术馆中。馆内陈列着各种艺术作品,有色彩斑斓的油画,有栩栩如生的雕塑。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艺术家的心血和灵感,它们用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思考。我在一幅幅作品前驻足,用心去感受艺术的魅力,仿佛与艺术家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陆欣妍

  通过这次研学,我深刻的认识到:图书馆和艺术馆,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寄托。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它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前进的方向。这次文化广场之行,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次宝贵的精神之旅,激励着我不断去探索知识、追求艺术,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文化。

  ——张艺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