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国旗下讲话
关注民防,平安生活
发布时间:2011-03-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七(1)班 刘丽婕

主讲:刘丽婕

时间:2011.02.28

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关注民防,平安生活》。

大家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31日是国际民防组织确定的“国际民防日”。民防是民事防护的简称。它包括战争空袭的防护、自然灾害的防护和民间人为灾害的防护。

人们的民防意识是被“炸”出来的。民防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随着飞机技术性能的提高,特别是轰炸机的出现,空袭后方城市、工业区、交通枢纽成为敌对双方经常性的战斗行动,要地防空便应运而生。最早组织要地防空的是英国。在德国空军的不断轰炸下,为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英国在伦敦建立了独立的防空指挥机构和专门的防空部队,并在市区实行灯火管制、构筑防空洞、疏散居民、建立空袭警报系统等。这些消极防空措施,称得上是民防的萌芽,而被飞机轰炸出来的防空洞则成了国外民防工程当之无愧的始祖

随着社会发展,民防逐步向保护生态环境、人道主义救援等领域拓展和延伸。现在世界上已有110多个国家建立民防体系,并制定了民防法规,把平时防灾救灾和战时防空有机结合起来。我国也于1992年加入国际民防组织。

作为新世纪的小公民,中国的一份子,我们也应该为此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我们应该宣传防空防灾和公共安全知识,增强民众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安全环境。我们可以尝试着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灾害来临前,做好民众疏散工作。 

(二)管理好灯火管制措施,以防止发生火灾; 

(三)在伤员身上做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处理伤口,固定骨部,避免伤口感染等;

(四)在火灾发生时,帮忙救火;

(五)清除防灾设施上的脏物,如灭火器等;

(六)在灾难发生时,随身携带一些简易轻便的医疗物品,如绷带等。

在日常生活中,全社会都在增强防灾减灾观念,努力学习和掌握防灾救灾、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全民抵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能力,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学生呢!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珍爱生命,增强民防意识,保护我们的国家,守护我们共同的大家园——地球。

我今天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