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14.11.17
讲话人:臧宇浩、何浠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宽以待人,和谐相处。
大家想一想,一个“人”字,是由一撇一捺构成的,两个“人”字组成一个“从”字,三个“人”字便成一个“众”字。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以其特有的“象形”写意,告诉人们,“人” 是不可能独立而居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如果一个群体想要发挥其团结起来的巨大能量,那么和谐相处自然是至关重要的。而和谐相处的关键是需要怀有一颗宽容的心。
古往今来,很多思想家都推崇“宽以待人”的思想,比如孔子主张:“仁”和“礼”,墨子的“兼爱”等等,在我们小时候,父母也会教导我们要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传承这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弘扬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学校,当你伏在课桌上全神贯注写字的时候,同桌一不小心碰到了你的手臂,使作业本上留下了丑陋的痕迹,请不要去愤怒地指责,因为同桌往往是无意的;当路过的同学不小心弄翻了你的书本,请不要生气,并且去宽容他无心的过失;当你和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请不要大声地谩骂,更不要在对方道歉之后依旧得理不饶人,那样只会体现出你的无知和幼稚,要相信“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学会宽容和谅解。
下面,给大家一些小方法,培养自己的宽容之心。
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当和同学朋友之间产生矛盾时,我们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何以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能够理解对方,就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同时,多原谅一次别人,多给别人一次宽容和理解,也就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
学会“纳新”和处变。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物”和“事”的态度上。我们要喜欢并乐意接受新事物,承受事物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变化,善于知变和应变。如果一旦习惯于“纳新”和“应变”,那么我们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也就具备了宽容之心。
当然,宽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从,不是人云亦云,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朋友的礼貌和忍让,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对坏人坏事应敢于见坚持原则,善于斗争。
希望人与人之间彼此都能够以宽容之心相待,创造出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
谢谢大家!我们的讲话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