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17.10.23
讲话人:七(6)班 刘希源 吕科科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尊老爱幼,做时代好少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
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尊老爱幼起始于原始社会,当时生产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内部为了人类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续,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尚无劳动与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样分配劳动果实,实行义务抚养,由此逐渐形成的这种朴素的道德观念,被继承下来。
从原始社会,就已有了尊老爱幼的思想,这使人听起来感到非常高兴,从中也可看出人性的善良。“尊老爱幼”有着她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这项传统美德一定会被我们永远继承下去。
1986年,根据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的建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定为“中国老人节”,借助传统的重阳节,祝愿全国老人健康长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于1949年12月规定每年6月1日为儿童节。
中国人一向说自己是一个懂得尊老的民族,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要尊老敬幼。每个人都有被呵护的童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像鸟儿一样会远走高飞。成年人有很多无形的责任,自己的工作、家庭、孩子。我相信,成年人都会有这样的烦恼:一方面在外辛苦工作,为了更好的明天打拼,一方面,又在想,今天,我们的父母又该想我们多少次呢?在他们孤单地看着夕阳最后一抹光芒消失在山后面的时候,他们会默念多少次对子女的思念?父母对子女的爱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付出了,但又有多少子女能体会到父母的爱?在父亲冷漠严厉的面庞下,隐藏着的是一颗总是无意中就被孩子刺伤的心。所以,我们应当争做时代好少年!
首先,我们要说文明话。生活中文明用语很重要,我们见到老师长辈问好,别人帮助我们要说“谢谢”,犯了错要说:“对不起”,听到别人的道歉要说:“没关系”!
其次,我们要行文明事。生活中,在坐公交车时,要懂得给老人让座,还有遇到糖纸、纸屑等垃圾不要视而不见,只要弯下腰,捡起来扔到垃圾筒里,这就是文明的表现。
最后,我们要做文明人。同学们,尊老爱幼是我国古代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优良的传统,争做时代文明少年,为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