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班主任工作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3)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9-02-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峥

班主任工作复杂、难搞、辛苦。也许,自己满腔热情,换来的是学生的反感与对抗;自己起早贪黑,换来的是学生的成绩名落孙山。当然,我们作为一名工程师,心痛也罢,悲哀也罢,工作还是要做。甚至比以前投入更大的精力。这就是班主任。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
 
一、亲近、研究学生,树立威望
  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研究学生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一要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掌握班干部、掌握全班级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

班主任精心培养班干部: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1.让学生多做小事
  班上事务多,班主任干得越多,学生就越是旁观者。既然是旁观者,主人翁精神从何而来呢。正如现在的家庭教育,父母长辈不让自己的子女做事,只求他们专心读书,结果呢,现在的学生被称为无目标的一代,享乐的一代,功利的一代。每人手上有事做就是我带班的原则。

2.让学生做好小事
  现在的学生喜欢好高骛远,但在平时,却这也不能做,那也不想做,结果是越大越对自己丧失信心。所以,要学生做好每一件小事情。如黑板擦好,课桌整理好,上课前做好准备,上课起立要站好,上课要坐好——只有如此,积小才能成大。当然,学生每做好一个小事,班主任就应当表扬,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3
.宽容学生的过错
  在学生犯错时,班主任应循循善诱,切忌与学生计较,适当冷处理。不要过分地管、卡、压。过分地管、卡、压,只会激发学生的对立情绪。因此,我主张让学生的小毛病自生自灭。古人讲树大自直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班主任也不能对学生的小毛病熟视无睹,任其自然。你可以在平时与学生闲谈笑闹中,轻轻点击他的毛病缺点,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如你走进教室,看到地上有纸屑,就说,地面99.9%干净我很满意。效果可能会更好。
4
.教学生承担责任
  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会有主动性,才会认真做事,才能有发展。所以,我总是强调学生应该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敢于担当,勇于承担责任。你违了纪,就要受到惩罚;你扣了班上的分,你就应对同学做个交代(学生作交代,不是作检讨,而是交代犯错的过程、原因及以后的打算)。这既可以督促学生形成责任意识,也可以警戒其他同学。
5
.建立健全竞争机制
  只有竞争,才有更好的动力。我一般采用纪卫小组评比、学习小组评比、个人操行评比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竞争。评选“每周之星”,强化荣誉感。这些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竞争,也有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
四、拟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目标   
  班主任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然后,要对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  
  鉴于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实,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信心。   

五、激发与外班的竞争意识 
  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将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比如全校的大规模的比赛,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六、建立互助小组
  以互助小组、“1+1”小组(发挥“组合”的魅力)、小组帮助组员等多种互助方式促使后进生摆脱懒散,取得进步,共同实现个人、小组奋斗的目标。  
七、协调与任科老师和家长的关系

      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确保会议质量,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会上可以请个别优秀家长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可以谈教改的方向,谈本期教学内容及要求,谈本期整体情况,进行作业展览或者谈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均可。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  
八、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策略   
  班主任要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

由于不能及时发现部分学生隐藏的问题,导致学生成绩出现严重滑坡,因此对待学生的问题要严格处理,对待学生后续发展依然要支持与鼓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