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班主任工作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1)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9-02-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峥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是大家踏入初中共筑的第一块基石;团结互助,和睦相处浇灌了一株又一株的友谊之花;竞技场上的拼搏,让我们靠得更紧,也成就了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本是一卷白纸,如今已被同学们绘上了多姿多彩的图案,成就充满希望的篇幅……

优良的班风是我们在成功的保证,优良的班风是我们将来骄傲的回忆。

“播种习惯可以收获行动,播种行动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正因为我们学生相信这句话,所以理解了“快乐、和谐、自制、向上”与严格的纪律并不矛盾,当别人认为可以放松、可以偷机时,我们班的大多数同学一如既往地坚守着;所以我们理解:我们坚持的不仅仅是一些呆板的规章制度,我们还在坚持锻炼自己多一份毅力,多一份自觉,多一份责任感。

自主管理能力不断增强。自习课上班级工作和个人学习安排井然有序;课间做到文明休息;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细节处处讲文明。坚持穿校服,不在吃穿上攀比;坚持说普通话,使用文明语言,举止端庄。

劳动卫生积极认真。在劳动中,有学生增强了责任意识,有学生互帮互助的爱心小故事。我校新增了垃圾分类活动,在本班“环境专职卫士”的指导下,同学积极响应,落实行动,提出建议,增强环保意识。

午间就餐,不争抢,做到“排队就餐两文明”;

安保工作为师生提供放心的后勤保障。负责换水的同学不会让同学渴着,负责投影仪的同学每次为老师做好了提前准备,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及时报修,不影响师生上课。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在学习上,我们努力朝一个好学上进、积极向上、不甘于人后的班集体的方向发展。

直面困难,寻求磨合,追求双赢。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这就需要我们和任课老师之间进行不断地磨合,我们从被动慢慢地转化为主动,去理解和配合好老师。例如,英语老师治学态度十分严谨,她的讲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对于工作也是极度认真负责。同学由一开始的陌生隔阂到看到老师的辛勤付出换来我们班的英语成绩提高。我们相信师生之间的密切合作,会换回令人欣喜的双赢: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师生之间的情谊。

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收获友谊

七年级起始阶段,避免两极分化成为当务之急。我们班有6位同学在学习上“心有余而力不足”,比较吃力。我们班一些学习成绩较为拔尖的同学欣然领命,利用自习课的时间担任起辅导学习有困难同学的重任。而且对于其他一些学习上有疑问的同学,他们也是来者不拒,认真解答,带动了一批同学平时能“不耻下问”。希望互相帮助,虚心求教的风气在我们班级能越演越烈。

制定目标,形成竞争,展望未来

朱熹所说的“百学须先立制”正是告诉我们,学习要确立明确的目标。七年级学习的成败决定我们八年级的起点。我们班开展了“挑战自我——勇夺每周之星”栏目,要每一个同学都写下自己长期的奋斗目标、竞争对手,这无疑是为我们的学习指引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每每抬头看到自己对自己许下的这个“承诺”,象是一种无形的鞭策,我们就会觉得压力的存在,更感觉有鼓前进的动力在推动着我们。

积极活动,这是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是班级凝聚力的外化。

这一学期的我们,仍然获得满堂喝彩。开学的十日竞赛,因小插曲,虽未能获得优胜班级,但同学们努力过了。运动会上,53个人心跳仿佛同一频率,赛场上我们挥洒汗水,赛场下我们激情高飞,七(1)班的天空永远燃烧着希望与力量,七(1)班的同学们永远都是斗志昂扬,众人一心的“英雄”。

主题班会,一向都是我们班级的特色。老师第一次让我们放开了手去操办,同学们虽有兴奋,但也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这次关于“习惯”的主题班会,让我们掌握了学习的习惯,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个学期转眼既逝,很快我们就要进入承上启下的七年级下学期。没有了七年级上学期的羞涩,想想八年级似乎又挺遥远,容易产生松懈,学业上也是老师们一提再提的两极分化期,我们要防微杜渐,缩小差距。

男生的寄宿生活步入正规,但还有许多不和谐的音符。自控力明显在晚上出现不足,这也是下学期必须去完善的地方。

作为七(1)班的一员,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相信:快乐、和谐、自制、向上的集体,在河海中学这一块沃土上,会结出辛勤的硕果;这个不断自我调整的集体是一颗永不陨落的恒星,会在河海中学发光发热;我们有信心将这种精神延续、延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