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的精神,初二学生的特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计划,并在实际工作中能按计划执行。并且本学期我特别注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成长中的学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许多孩子追求物质上的享乐,对学习提不起精神,好高骛远,缺乏毅力,精神寂寞。如何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困境呢?孩子们的这些心理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对学生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也带来了不利影响。一般说,社会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环境等渠道来实现的。
一、家庭方面。
越来越多的孩子家庭结构趋于不正常,父母离异多,单亲家庭使学生经常性产生失落感。有的家庭气氛不和协,父母经常吵架,让孩子时时感到焦虑不安。不少的父母,尤其是从事经商或人体企业等行业,终日忙于外头的工作,经常外出,孩子或独自在家,或交给别人看管,缺少亲情,时常感到孤独寂寞,同时,由于竞争激烈,风险系数增大,父母在外面经受了更大的压力,困扰与挫折,家庭往往成为其宣泄压抑的场所,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引起孩子严重的内心冲突和紧张。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好,家长在物质上是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另一方面,家长又望子成龙,对子女的期望很高,压力很大。前者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低下,难以应付挫折;后者又使他们面临重重挫折,经受种种压力,让孩子在无休止地陷于较严重的心理不平衡之中而难以自拔。
二、学校因素。
学生虽然年纪小,但同样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尊心,教师对学生随意发表否定性评价,如笨蠢猪等,使学生形成低下的自我概念,产生自卑感,并引发退缩,破罐子破摔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又如,教师对学生过高的期望和要求,也会对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
三、社会环境。
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通过每天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都对学生心理造成负作用。由于社会的不良观念与他们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不协调一致,学生心理和谐也受到不利影响。
本学期,除了紧抓常规工作外,我还从以下几方面抓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一、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二、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
良好的班风班纪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激发求知欲,形成合理竞争与会作的态度和方式。建立一个团结、活泼、文明、进取的班集体,同学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在集体中去寻求归属和依托。学生的友谊、集体的活动促进着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也充分利用我们班的资源--几名优秀的学生干部,让他们来带动整个班级一起进步。
三、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达。”心理教育需要爱的情感,需要对孩子的满腔热情。教师要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中的积怨与秘密,解除其心理负担。
四、帮助获取有利信息。
学生每时每刻都受着社会传媒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影响最大的传播媒介便是书刊和电视。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了解生活,家长和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健康向上的读物及电视节目。我充分利用班级的宣传栏,经常剪贴一些从报纸上看到的优秀学生的事例 ,希望树立这些典型来带动全班进步。并且张贴一些当今世界的一些热点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不让他们成为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