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遵循教学规律,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提高教学质量,依据我校教学和批改作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各科作业常规要求,希
一、作业常规总体要求
1.作业要精选
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各科任教师必须依据初中各科课程标准和常州市中考考试说明以及教材的要求向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
作业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也要具有典型性,要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要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利于能力的提高。
各年级每天作业量平均不超过2小时,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每科作业不超过30分钟,其它各科原则上不留课后书面作业。各科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科的特点具体确定。
2.要求要严格
各科作业的要求与格式必须在起始年级就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要求作业“独立、按时、整洁、规范”。对于典型问题教师应做出示范,使学生有所遵从。通过反复检查落实,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各科作业均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各科作业本,学生作业必须使用蓝、黑色的圆珠笔或钢笔,作图必须用铅笔。
3.处理要及时
要及时处理全部作业,以便了解学生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过程。对作业讲评要及时,以便迅速纠正所发现的问题。
4.批阅要认真
作业要认真批改,全收全批,提倡面批面改,并作好记录。严禁让学生批阅,不许他人代阅。
一般作业批改符号,答案正确的打“√”,答案错误的打“×”,部分正确的“√ ”,对“×”“ ?”的作业都要求学生更正。
作业批改后要注上成绩,除作文外,文科一律打等级“优、良、中、差”;理科一律打等第A、B、C、D,也可以按百分制打分数。
5.量次要充足
教导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作业批改情况,并把检查结果汇报给学校行政办公会,反馈给教研组长和教师本人。
二、各科作业具体要求
1.语文:
作文每两周一篇,一学期不少于八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方格作文本,可采用精批与略批相结合的方法,精批数量不少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要求统览全文后细批,加眉批总批;略批数量不多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要求通览全批,划出错别字、病句、适当提示。在精批中选准佳篇,在略批中择取共性问题,以供评讲。为适应课改的需要,每学期可以尝试选择1—2篇由学生互批互改互评。作文本第一页留作书写目录。
作文用规定的符号批改,采用百分制打分。
随笔每周批阅一小组,其它通览。也可采用百分制打分。
每单元结束后要及时督促学生完成练习册,教师每次批阅一小组,及时组织讲评。
默写本由老师认真批阅,不得让学生批阅,不能出现负分。
2.数学:
课堂作业要求做到每天批改、全做全批,并指导学生及时改正。练习册每次批改一大组,每周全班批改一次,及时进行讲评。
作业本统一使用单线抄,每面“一分为二”划线,作图用铅笔,要求学生有详细的解题过程。必须写清题号、日期。
3.英语:
教辅用书每个单元练
每课新课结束后应要求学生及时完成WorK booK练习,教师及时组织讲评。
默写本由老师认真批阅,不得让学生批阅,教师必须督促学生及时改正。一律采用百分制打分,但不得出现负分。默写本统一使用英语抄写本。
教师每天必须及时布置口头作业。
4.物理:
作业全做全批,练习册每次批阅不少于三分之二人数,并及时组织讲评。教师指导学生做作业时必须按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解题,要强调过程,规范作业。必须统一使用单线抄,写清题号、标注日期。
5.化学:
作业全做全批,练习册每次批阅不少于三分之二。应要求学生按规范解题、过程要详细、叙述题说理要清楚。作业本统一使用双线抄。
6.政史:
政治、历史考试实行开卷考试,因此应要求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教师应及时进行检查;每单元新课结束后应及时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单元练习,
7.其它:
地理、生物、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劳技等学科原则上不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当堂完成,但老师要及时组织抽查和批阅、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