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教学研讨
《三峡》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09-02-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戴亚萍

高级教师示范课

 

《三峡》教学反思

戴亚萍

一、《三峡》设计思想,总体定位:《三峡》是文言散文中的精品。学习经典古文,重在积累、品味、欣赏。通过学习,既要让学生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之美,也要让学生领悟到祖国语言之美。整堂课以积累美、寻找美、发现美、品味美和评说美贯穿始终,让学生始终沉浸于美的氛围之中,享受自然三峡和《三峡》美文给我们带来的美。

 基于这点思考和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我把教学重点放在:1、引导学生品析课文领略三峡景色的美。2、引导学生赏读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第二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二、教学流程的设计是课堂的关键。 这节课主要运用了版块式,分四个板块:聆听三峡——走进三峡——欣赏三峡——话说三峡。主要环节上听读——积累美言;品读——领略美景;赏读——揣摩妙点。听读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考虑这是第二课时,这个环节既是对学生课前上一节课内容的一个检测,词语的理解,也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快速记忆,积累美言。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第三类型句子的纠错就需要一些智慧了。品读从内容角度探究“三峡”之美, 赏读从言语形式角度探究“三峡”之美。“话说三峡”这个环节我根据学生好奇、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借助多媒体教学,把秀丽的三峡风光的分析和当前热门时事(三峡水利工程)相联系,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学习热情,实现语文教学教书育人的作用。

 三、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渐渐融入课堂,融入优美的意境中。

1.如开头外国朋友和余秋雨的对话导入,引出课题。2.领略三峡的美景后,创设情境,假如你去三峡旅游你会喜欢哪个季节去呢?让学生有话可说。3.话说三峡: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到了2009年,三峡大坝建成之后,郦道元笔下的三峡风光会有哪些变化?4.你更喜欢今日三峡和昔日三峡。拓宽思路,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学生的智慧也在老师的引导下激发出来了,如金逸伦对保护中华寻的思考;张乐对野性和文明碰撞的思考。

四、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朗读的方法,读出不同的美;揣摩写法的精妙,从提示然后举例,教会他们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赏析。“三峡真美,美在——,你看——”“三峡真妙,妙在——,你看——”的形式。

五、注重细节,如各环节的过渡 都是巧妙,丝丝紧扣。用毛泽东的诗句“高峡出平湖”

来引出后面的环节。对学生回答的点评。

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媒体中该如何适当运用图片的思考。

虽注重了听说读写,但学生缺少归纳整理的时间。

虽注重了老师评价,但少了点学生的评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