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春光明媚,微风轻拂。我校七(6)班全体同学怀揣着兴奋与期待的心情,踏入了常州著名的青果巷,正式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穿越历史的文化探寻之旅。这条古老的江南古巷,历经岁月的洗礼,承载着深厚而独特的历史底蕴,宛如一部厚重且鲜活的史书,在这美好的春日里,向充满朝气的青少年们缓缓展开常州往昔的悠悠岁月画卷。
一走进青果巷,古色古香的氛围便如轻柔的风,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那错落有致的粉墙黛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脚下的石板窄巷,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平整,每一步踏上去,似乎都能听见历史的回响。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每一处角落都像是一位沉默却又饱含故事的老者,静静诉说着岁月里的点点滴滴。
同学们漫步其间,眼中满是惊叹与好奇。他们看到了八座庄严肃穆的进士宅邸,这些宅邸建筑风格典雅,飞檐斗拱间尽显古人的精湛技艺与智慧。还有那数十处名人故居,仿佛是时光的驿站,留住了往昔名人的生活痕迹与精神风采。尤其是想到赵元任那卓越的语言天赋与周有光那影响深远的拼音方案,仿佛能看见他们跨越时空在此隔空对话,这奇妙的感觉,让同学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文化的交融与传承,就像不同的溪流最终汇聚成文化的大江大河,奔腾不息。
在游览过程中,青果巷的细节之美更是深深吸引了大家。檐角垂落的凌霄花,娇艳欲滴,与古朴的青砖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美丽画面,那是自然与建筑的完美融合。而斑驳门楣上新贴的春联,鲜艳的红色与历经风雨的旧时匾额相对,仿佛是过去与现在在亲切交谈。当同学们伸出手,轻轻触摸着冰裂纹花窗的纹路时,指尖传来的不仅仅是砖石的质感,更是历史的温度。这一刻,大家更深刻地领悟到:文化传承绝不是将历史小心翼翼地束之高阁,供人瞻仰却不触碰,而是要让传统在当代生活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焕发生机,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共同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各类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青果巷,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恰似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它没有传统博物馆的界限束缚,却将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完美融合。在这里,每一块砖石都镌刻着岁月的印记,每一处建筑都承载着先辈的智慧,每一个故事都传递着江南文化的独特韵味。它向世人讲述着精彩的“江南文化故事”,传承着坚韧且富有内涵的“江南文脉精神”,承载着延续千年的“历史记忆”。
此次青果巷之行,对于七(6)班的同学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游览。他们在青石板路上丈量历史的长度,在古建筑间感受文化的厚度,在名人故事里体会精神的高度。这趟旅程,就像一场春雨,悄然无声地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颗种子会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激励着他们去守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迈出坚定而自信的步伐。
学生感悟:
走进青果巷的刹那,粉墙黛瓦间飘来明清文脉的况味。这座仅四百米的江南巷陌,竟藏着八座进士宅邸,数十处名人故居,赵元任的语言天赋与周有光的拼音方案在此隔空对话。踩着文创店的年轻主理人正在拓印“毗陵”古砖,墨香与咖啡香在雕花窗棂间交织缠绕。
最打动我的不是展柜的文物,而是檐角垂落的凌霄花与青砖的缠绵,是斑驳门楣上新贴的春联与旧时匾额的对话。当我用手指抚过冰裂纹花窗的纹路,突然懂得: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将历史制成标本,而是让传统活在当代的呼吸中。
离开时回望暮色中的巷弄,马头墙勾勒着天际线温柔地起伏。这座走出158名进士的“江南第一名巷”,正用她独有的方式告诉我们:每个时代都需要守护文明火种的人,而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是站在历史长河的新渡口?
——刘绮柠
在阳光倾洒的璀璨日子里,我与同学相约于青果巷,共赴一场与古韵风情的邂逅。
踏入青果巷,仿若步入时光交织的奇妙匣间。一间间杂货铺星罗棋布,推门而入,琳琅满目的商品似颗颗遗落人间的珍宝,各有韵致,每一件都藏着匠人的巧思与岁月的故事,静静诉说着往昔与今朝。
循着街巷深处弥漫的烟火香气,开启舌尖上的探寻之旅。最勾人心魄的,就是那虾饼。瞧,刚出炉的虾饼,身披一袭金黄酥脆的薄裳,内里裹着鲜嫩弹牙的虾肉,热气裹挟着扑鼻的鲜香,瞬间盈满口鼻。店铺中,师傅双手不停,手法娴熟,为店外排成长龙、翘首以盼的食客们精心制作。咬上一口,酥脆与鲜嫩在齿间交融,那滋味在味蕾上翩翩起舞,令人沉醉,回味悠长。青果巷,是一部无声的诗卷,只待人们踏入,细细品味。
——杨芷萱
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我与一起踏入了享有“江南名士第一巷”美誉的青果巷。
青果巷,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静静诉说着悠悠过往。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向世人展示着中华优秀的人文精神与先辈们的无穷智慧。
步入其间,历史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那一间间或古朴或雅致的杂货铺,似颗颗明珠散落巷中,每一间都藏着岁月的故事。巷子里,行人悠然漫步,神态闲适从容。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像,或伫立或静卧,与巷边绽放的花草、摇曳的草木交织在一起,共同勾勒出一幅恬静而又典雅的江南画卷,令人心醉神迷,仿佛时间都在此刻悄然放慢了脚步。
——李梓逸
周末,暖风和煦。我们一同踏入青果巷,探寻其中熠熠生辉的“红色历史”。
漫步于青果巷,仿佛穿梭于时光回廊。这里留存着诸多名人故居,刘国钧、周有光、瞿秋白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背后,是先辈们波澜壮阔的往昔。踏入那一间间略显简陋的屋舍,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之句在心底回响。
这些屋舍,虽无华丽的装饰,空间亦不宽敞。然而,先辈们曾在此生活、思索、奋斗,他们以高洁的品德、远大的抱负和不懈的追求,赋予了这一方天地独特的灵魂与厚重的意义。每一寸斑驳的墙壁,都似在诉说他们的故事;每一块古老的砖石,都承载着他们的精神。
如今,我们置身于此,抚今追昔,更应将这段历史铭刻心间。以先辈为灯塔,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力划桨,努力学习。待羽翼丰满,以所学之长,精忠报国,续写华夏大地的璀璨华章。
——马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