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工作站响应国家号召,引导全区学校积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研究
发布时间:2025-06-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

65日,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博士工作站在河海实验学校召开了由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课程处或科研处主任、幼儿园副院长参加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经验交流会。会议由常州市教科院原副院长、工作站成员徐淮源主持。会议第一阶段由三所学校(幼儿园)介绍各自开展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经验。

图1.JPG


新北实验初中介绍“历史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尤其是博物馆课程建设

图2.JPG


龙城小学介绍“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

图3.JPG


银河幼儿园介绍“基于自主发展的幼儿混龄游戏活动发展场”

图4.JPG


三个项目可谓是精彩纷呈,各有特色。其共同的特点是:第一,有追求。2022年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将其纳入课程体系,要有10%的课时,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是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是国家意志,需要广大中小学幼儿园积极践行、狠抓落实的。从三个单位的项目建设来看,政治站位高,立意深远,都有教育的理想与追求。第二,有探索。国家倡导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也是各类学校应担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从三个单位的具体实施来看,三个单位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索方面,卓有成效,已经取得了非常丰富的阶段性成果。第三,有反思。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需要构建促进自主发展的评估体系,需要检视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个单位在这方面都有自身的思考,并且有许多创新性举措。

会议第二个阶段由工作站主持人朱志平博士针对新北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与设想。朱博士在交流中强调了以下几点。

图5.JPG

一、进一步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

(一)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学习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探究式学习,这是对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的一种反思。我国目前倡导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质就是引导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本类型。严格意义上拒绝无涉学科的超学科学习,是特指学科或科目间的主题学习。

第一,按主导学科数量划分。多学科主导。不同学科围绕一个现实主题或学科主题开展联合探究。如圩塘小学围绕“长江大保护”,开展多学科学习活动。 围绕“水污染治理”,可以开展由化学、地理、政治等多学科的学习。单学科主导,即“学科+”,由一科目引发整合其他学科,即狭义的跨学科。围绕一个现实主题或学科主题,将一个学科的观念或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形成互相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如历史学科+;体育+,语文+

第二,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知识理解或问题解决类。

第三、按主题性质划分,可以分为解释现象、论证问题、解决问题等。

第四、按学习方式划分,可以有(数学、地理)项目式学习、(物理、体育、道德与法治)任务(问题)学习等。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应围绕主题。主题是以某一学科知识为主干形成的一个体系。“以主题为统领”是指要落实课程标准中“教学提示或建议”及要求,并且要有机结合当地社会生活和学生发展特点。如“历史上大运河的价值”;立足数学学科的“欢乐购物”;虚拟空间的学习,如博物馆课程等等。

(四)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可以结合主题开展社会调查、作品设计与制作、课堂讨论、科学实验、线上模拟操作等。

二、进一步明确实施要求

朱博士认为,目前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有课程顶层设计不足;教师能力与协作不足;课时划分缺乏标准;评价体系与升学压力之间的矛盾;资源分配不均;学生差异(城乡等)。因此,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强调学校顶层设计;建立教师协同机制,如建立跨学科教研组、学科融合工作坊等;明确实施策略;促进资源共享。要有技术赋能的意识与能力;注重反思交流。

观众.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