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河海·研修季丨智遇 AI,启航教育新章
发布时间:2025-07-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卢子孺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正成为撬动教学变革的重要支点。2025年7月4日,河海实验学校特邀常州市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管雪沨副主任、常州市紫云小学陆芳副校长两位专家,开展主题为《智教领航・创新赋能》的专题讲座,为全校教师带来一场技术赋能与教学创新深度融合的探索之旅。

  认知筑基

  解码AI教育新图景

  讲座开场,管雪沨副主任带来《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实践与探索》专题分享。他从人工智能发展的底层逻辑出发,为教师们系统梳理了决策式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推理式人工智能的演进脉络与核心差异。帮助教师打破概念壁垒,建立对AI教育应用的立体认知,为后续实践应用筑牢理论根基。

070701.jpg

  实践突围

  探寻AI教学新范式

  在“人工智能工具及其应用”环节,管雪沨副主任聚焦教师教学痛点,从原生AI软件、集成AI功能的通用工具、一站式AI平台三大维度,解锁技术赋能教学的多元场景:

  原生AI软件:如DeepSeek、豆包等,可快速生成教学方案框架、设计课堂提问话术,大幅提升备课效率;

  通用工具升级:讯飞听见实现课堂语音实时转写,腾讯文档智能校对教案格式错误,让日常教学更智能;

  全能AI平台:通过智能工作台,教师可一键生成课件动画、制作互动微课,轻松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为确保教师“学即能用”,管雪沨副主任现场拆解“提示词”设计技巧。以“梳理近两年北大核心杂志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相关文章”为例,详细演示如何通过精准指令,引导AI输出符合教学目标的创意内容,让技术真正成为教师的“智慧助手”。

070703.png

  跨界融合

  开拓跨学科AI实践新路径

  紧接着,常州市紫云小学陆芳副校长以《联结・共创・智启——生成式AI下的小学跨学科学习实践探新》为题,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她指出,生成式AI是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知识联结的关键工具。她基于“师、生、机”三元教育模式,系统阐释生成式AI在教育场景中的深层价值,提出两大核心命题:一是建立AI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耦合机制,让技术精准服务能力培养;二是通过人机协同,实现跨学科知识体系的动态建构,打破学科边界的桎梏。陆芳副校长强调:“AI不仅是工具,更是跨学科学习的桥梁,能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

  实操淬炼

  打通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

  两场讲座后,专家们结合河海实验学校学科教学需求,开展联合实操演示。管雪沨副主任展示AI工具在单学科教学中的高效应用。在语文课堂,利用AI平台生成习作评价标准,并生成相应表格,使得标准有据可查;数学教学中,输入演示操作要求,AI即刻生成“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使得数学实验过程生动有趣;英语课堂中,设置生成智能体,和学生展开课文场景对话,助力语言能力精准提升。

  陆芳副校长以六年级《鲁滨逊漂流记》跨学科课程为例,生动展示“双螺旋”学习模型:以原著文本为核心主线,AI技术如“双螺旋”般交织赋能——在文学赏析维度,AI辅助生成人物关系图谱、情节发展时间轴,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在跨学科拓展维度,联动历史学科,利用AI生成 18 世纪航海背景资料;结合美术学科,通过AI绘图工具引导学生绘制“荒岛求生物资清单可视化图表”。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把控学习方向,学生与AI深度协作,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与创新应用。

  听完了专家的贴地指导,老师们灵感迸发,迅速将所学转化为行动,解锁AI新玩法:有的用AI生成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实”;有的借助AI分析课堂数据,精准定位教学薄弱点;有的立刻生成“定制”智能体,与之进行对话,突破教学重难点;有的利用AI即时生成课文相关的图片及视频,大大拓展了教学资源。

  向新而行

  擘画智慧教育新蓝图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技术赋能的实践指南,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新启迪。会后,王冬娟校长总结道:AI正以多维赋能重塑教育生态——赋管理之能、赋教研之能、赋教学之能、赋发展之能,“河海·新教师”应主动拥抱新技术,赋能新实践,加速新成长。

070707.jpg

  河海实验学校将以此次研训为契机,开展“AI教学创新案例”评选活动,组织教师分学科、分阶段开展工具应用实战培训。未来,学校将持续探索AI赋能教学活动、跟进AI技术在教学评中的创新应用,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