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报告厅内掌声如潮,一场聚焦教师心理健康的暑期研修活动在此热烈展开。
专家领航:筑心理基石,启育人智慧
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常州市特级班主任唐小燕校长带来精彩讲座。她结合自身案例,从“经历”、“技术”、“慈悲”三个维度娓娓道来。其用心用情、充满智慧的带班策略,生动展现了教师如何以平等姿态与学生对话,将日常琐事转化为心理教育契机。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教育案例更让我们深刻领悟:唯有教师内心充盈,方能以稳定情绪传递正向能量,最终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智慧共研:叙教育温度,炼育人真金
三位优秀教师从不同视角分享了心理健康素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借鉴。
教室里的神经科学。高小丽老师《细数教室的快乐时光》化身“校园神经学家”,拆解教育场景中的多巴胺、血清素、催产素、内啡肽四重快乐机制。这不仅揭示了促进学生幸福感的方法,更提供了教师主动营造积极工作环境、实现自我情绪调节的科学路径。
特殊爱的心理密码。徐艳老师以《特殊的爱给可爱的你》为题,通过深度个案诠释了教师运用心理知识与共情能力应对复杂挑战的专业价值。这一过程不仅助力学生成长,也有效锤炼了教师自身的心理韧性、沟通技巧与问题解决能力。
文字中的心理重建。王莎老师在《从育人到写作》中揭示了故事疗愈的力量。她强调,撰写育人故事是教师进行职业反思、认知重构、获取心理支持的有效途径,更是融合教师专业成长与心理健康的独特载体。
交流总结:悟心灵成长,赴育人之约
最后的交流感悟环节,与会青年教师们结合所学,热情分享学习心得,畅谈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再认识,并纷纷表达了将理念转化为行动、积极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坚定决心。
活动尾声,德育处过炜宇主任作总结发言。她高度强调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核心价值,明确指出:教师心理健康已非个人修养的“选修课”,而是育人能力与职业幸福的“必修素养”。唯有心灵丰盈健康的教师,才能培育出人格健全的学生。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强,必修心而育德。” 当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心理调适之法,深谙育心育人之道,便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稳定的心态、更专业的智慧,共同点亮教育的璀璨星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身的职业幸福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