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河海·学有优教 | 观新教材课堂景 研算理方法并进
河海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为深入落实新教材理念,推动算理与算法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与教研水平,2025年9月18日,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在直面教学困惑、碰撞思维火花的过程中,探索新教材背景下计算教学的优化路径。

  “新”境启智 直面真实问题

  活动伊始,许芸婷老师以新教材为依托,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富有深度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展示课。在教学中,许老师立足 “新” 视角,注重算理的直观化与可视化呈现。在竖式教学环节,许老师更是突出“新”设计,通过“分步竖式”与“简洁竖式”的对比,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竖式的简化逻辑。整个课堂既落实了算法教学,又深化了算理理解,展现了新教材背景下计算教学的新样态。不过,课堂实践中学生对“图形与算理结合”的理解仍存在障碍,也让我们直面新教材教学的真实挑战。

  “新”思碰撞 聚焦核心困惑

  课堂展示后,许芸婷老师结合“新教材与老教材的差异”展开说课。她指出,新教材在内容编排、教学要求、算理支撑上均有显著变化。同时,许老师坦诚分享了教学困惑。

  针对困惑,数学组老师们围绕新教材教学的痛点、难点展开热烈讨论,形成多维度的思维碰撞。

091912.jpg

  董洁老师:许老师课堂算理扎实,借情境与操作明计算依据,巧设算法对比,例题循序渐进破难点,练习层次分明,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与思维深度。

  管媚婷老师:本课目标明确、紧扣重难点,许老师用小方块、方格图讲算理,善引导对比归纳破“进位”,课堂互动充分、练习梯度合理,及时纠错利于学生提升运算能力。

  徐亚芬老师:许老师课堂目标达成度高,以递进活动教算理算法,环节衔接紧、学生参与度高。建议将方格图改交互形式,更有助于学生具象理解算理。

  邱心怡老师:许老师算理教学精妙,引导学生对比多种算法,梳理共通点明晰算理本质,有效提升了学生对算理的深度理解与运算能力。

  钱梦阳老师:许老师善用新教材中的“方格图”,以“圈方格”、“标颜色”、“自主画图”等,实现“数”“形”结合,将抽象乘法可视化,降低理解难度。

  钟宏老师:许老师用小方块具象演示算理,破“进位”难点,课堂环节完整、拓展自然,融入数学文化,课堂兼顾笔算教学与思维、合作能力培养。

  整场研讨打破“泛泛而谈”的模式,以“问题为导向,让新教材落地的困惑在思维碰撞中逐渐清晰。

  “新”策领航 锚定教学方向

  最后,王校长针对研讨中老师们提出的共性问题,结合自己从初中——小学——九年一贯的教学经历,给出了具体且接地气的建议:理性对待“乘法意义”争议;继续深耕“方格图”的教学价值;不断优化“算筹教学”的呈现方式和育人价值,为老师们深度研读新教材、主动改进新教学拨开了迷雾明确了方向。

091915.jpg

  未来,小学数学教研组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以“教研为抓手”,在探索新教材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深耕,让算理与算法在课堂中真正实现“并进”,切实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