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17.12.11
讲话人:九(1)班 丁佳乐 陈冠骅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本周三——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历史不能忘却1937年的12月13日,在中国南京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杀。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30多万中华同胞丧命于日本法西斯的屠刀之下。顿时,繁华的六朝古都,成了血腥的人间地狱!侵华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这,已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永久的痛苦记忆,我们始终牢记着!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血泪史。
如今,南京大屠杀一晃已经过去80年了。时光虽逝,历史的烙印却深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永远沉淀在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年复一年隆重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绝不是单纯为了纪念,而是要我们每一个人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虽然战争好像离我们已很遥远,但历史让我们铭记——落后就会挨打,就会国破家亡!请记住,爱国主义永远是民族精神不灭的灵魂。周恩来同志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爱国心的源泉”。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岁月里,生活在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日子里,我们享受着,我们是最幸运、最幸福的人,我们应当心存感激,我们应当珍惜现在的美好日子,同时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鉴。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满足于生命的静好,仅会让我们习惯于当下,满足于当下,逐步耗去了生命的热情。倘他国再来犯,我们何以抵抗?所以,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历史,将这曾经的屈辱化作对当下和平的珍爱。人当有远大的志向,这志向中首先得有爱国之情,为了国家的高傲,也为了自己的明天。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时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中国人的苦难与抗争、求索与奋进、创业与搏击,无不可歌可泣,激励今人,昭告后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弘扬,对先辈业绩的追思与兴大,必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流入强大的动力。
虎踞龙蟠,追往事,惊心动魄,天地暗,遍狼烟起,鸟藏人啜。三十万黎民化土,数千座玉楼成墨。常言道,此恨痛心窝,将拳握。记国耻,尤忆昨,家国恨,时时说。大洋重重浪,钓鱼归国。幕府山中魂尚在,秦淮河里仇难殁。争园梦,钢铁筑长城,神州阔。
让我们牢记历史,心系和平,拒绝平庸,活出自己的精彩,为中国梦增光添彩。
我们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