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文化>>文化动态
阳澄湖畔沙家浜 芦苇荡里好风光
发布时间:2018-04-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姚婧晔

芦荡火种,传递着鱼水情深;红色电波,脉动着历史的潮流。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加深刻地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革命精神,04月13日,河海中学七年级全体师生来到沙家浜革命根据地。他们用眼感受小城山水岁月的美好,用心领略革命战士们的豪情壮志。                   

蒙蒙细雨看今朝,芦花飘飞春意盛

刚刚步入沙家浜,沿途有一种“芦苇接天路边矗,五米对面不见人”的感觉。叶飞先生的题字闪闪发光,道路两旁的香樟郁郁葱葱,清脆的鸟鸣在林中若隐若现,使沙家浜显得淡雅而又不失庄严。秀丽明媚的阳澄湖畔,湖荡中菱荷相间,芦苇密布,体现了“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意境。碧波之上,橹声咿呀、渔歌阵阵;万绿丛中,鸟儿婉啼、苇香扑鼻,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水乡特色。和阳光灿烂时的沙家浜不同,薄薄的雾气,给挺立的芦苇增添了几分秀美,而细雨伴着微风,芦苇沙沙作响,给人超脱世俗烦扰的宁静与美好之感,这应该是春雨带给我们的不同观感。

来到横泾老街,又是一番不同景象,热闹又不失朴素。传统的蓝印花布,古色古香;特有的当地小吃,座无虚席;精美的手工艺品,目不暇接。随酒香寻访制酒作坊,闻声参观铁匠铺,尽揽戏台风采,民间古迹更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啧啧赞叹。

造化万物的大自然,使它汇集天地间的神奇俊秀,历史的浪潮又使它诞生了无数革命英雄,给这秀美的古镇平添了无尽神秘的色彩。

阡陌苇香忆往昔,鱼水情深岁月稠

走进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同学们品味着那段激动人心的红色传奇。抗日战争时期,在芦苇荡的绿色帐蔓里,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战斗诗篇,以此为素材创作的京剧《沙家浜》,家喻户晓,使沙家浜闻名遐迩。逼真的雕塑,再现了历史情景,眼前浮现一幕幕军民鱼水情深的温馨画面。

在沙家浜景区内,红色的遗迹也随处可寻,学生们迈开自由探寻的步伐。走进沙家浜最迷人而神秘的芦苇丛,仍可见当年“秋到金谷白玉铺沃土,花放稻香”的景象,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了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像是一座迷宫,也让学生们真实体验了新四军辗战芦苇荡的动人情境。在横泾剧场,同学们也一饱眼福。悠扬的乐曲在粼粼碧波上萦绕,字正腔圆的唱腔余音绕梁。在这里,他们看善良机智的阿庆嫂巧对敌军,赏新四军战士无畏杀敌,品军民浓厚的鱼水深情。

就像七(1)班徐颖同学所说:“参观沙家浜,让我受益匪浅,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红色的记忆,不能忘记革命战士为了保家卫国而浴血奋战。我们要做的是用行动传承革命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时光改变了这一座城池的风貌,历史却继续守望这一程山水的厚重!菱河相间,芦苇密布,古色古香的常熟沙家浜风光,定是令同学们难以忘怀。这里有宜人的风光,这里有红色的历史,而当这一切遇上孩子们无限美好的青春,便是一段最美的回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