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开题论证——数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程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 2016年10月10日13:20

开题地点:新北区吕墅中学

评议专家:万荣庆  薛辉  陈峰

参与人员:备案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核心成员

课题组长进行了PPT8分钟的汇报。汇报重点为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预期成果等。汇报结束后专家给出了点评。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题目:

基于数学实验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研究背景:

   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近年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根据教育目标规划课程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制定必修课的课程标准,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旨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政策。在新课改要求下,全国几乎85%以上学校都开设有自己的校本课程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基础教育课程高度统一的现状,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我校校本课程开设三年多来,数学校本课程一直处于探索和开发阶段。通过近几年的积累,已初步明确了校本课程的方向、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想将数学校本课程进一步提升,做到精品化,因此我们想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从而打造我校数学精品校本课程,提升数学组教研水平。

核心概念:

所谓 “数学实验”是指为获得某种数学理论,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实验者运用一定的物   质手段,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在典型的实验环境中或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数学探索活动.具体的来说,它是通过动手动脑“做”数学的一种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运用有关工具(如纸张、剪刀、模   型、测量工具、作图工具以及计算机等),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进行的一种以人人参与的实际操作为特征的数学验证或探究活动.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课程观念和具有的课程资源而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它是以学校为基础,以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学校成员、学生、家长、课程专家及社会人士多方参与,开拓课程资源,选择和改造教育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从而合理有效地配置学校教育资源,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完整全面的学习经验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       

校本课程的实施指:将编制好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预期的课程理想,达到预期的课程目的,实现预期教育结果的手段。课程实施是通过教学活动将编制好的课程付诸实践。从其实施的过程看,它包括设置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方案、课程决策、实施课程和课程评估等环节。

目标:

1.通过引导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在教育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设计、实施和评估课程的能力,使教师主体性得到发展。

2.在具有综合性的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完整、全面而又丰富的学习经验,有效地构建全面和谐的素质结构,使其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3.初步形成一套基于数学实验,符合我校学生数学发展,独具特色且具有提升数学教学功能的校本课程。

4.通过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能力.

内容:

1.对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现状进行研究(子课题1)。把开拓校本资源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对现行的校本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改编和重组,合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开展校本课程;

2. 对教学资源整合进行研究。寻求常态教学与校本课程的有机融合,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开展研讨学习活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国家课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纽带;

3.对校本课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开发并实施综合性的校本课程,构建基本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

4.校本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子课题2)。研究数学实验下的校本课程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情况。

5.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评价体系研究(子课题3)。

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进行充分检索、分析和利用,为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2)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和访问调查表,对教师教育教学现状及当前校本课程情况进行调研,以便在实践构建中增强针对性。

(3)课例研究法。借助一些课堂教学案例深刻描述,以故事或事件的方式呈现课堂教学中一些典型的师生行为表现和情感的状态,追踪课堂教学效果,整合教学资源,形成教学文本。

(4)行动研究法:教引导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过程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然后进入研究现场,进行观察,访谈,整理分析资料,提炼研究成果或自我反思以及后思后的行为跟进,以此循环并在过程中调整研究措施,探索实践规律,通过撰写自己的故事、相关课例与案例等分析,形成研究成果。

组织分工:

巢丽娟  课题实施和过程管理与指导

赵军    课题实施和过程管理与指导

孟海英  协助落实课题研究计划

季赛娣  理论研究和指导

周栋     理论研究和指导

王国坚   理论研究和指导

金春蕾  课程内容开发研究

陆金伟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周叶    课程内容开发研究

王欣    信息技术支持

进度:

1.准备阶段:2016.5——2016.8

启动、筹备、学习理论、组织问卷调查、讨论、论证、确定方案。

(1)成立课题研究组。 

(2)完成数学实验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及利用的现状调查。 

(3)对相关人员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的校本培训。

目标:完成子课题1:对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现状进行研究

 2.实施阶段:2016.8——2017.8分二步实施

第一步:2016.8——2017.1

(1)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方案。

(2)确定学校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形成校本课程纲要。(课程目标)

(3)实施行动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全面实施方案,深入展开研究,开发出学校的校本课程。

目标:完成子课题2:校本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

第二步:2017.1——2017.8

(1)对校本课程开设实施的实践进行反思、评价、修改、完善。

(2)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和管理体系。

目标:完成子课题3: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评价体系研究。

3.总结阶段:2017.8——2019.4

 反思研究过程,整理相关资料,撰写研究总结报告。

目标:(1)完成“基于数学实验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实践研究”研究总结报告。

(2)整理编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果集。

 

 

预期成果:

阶段成果

校本课程现状及不足研究、初步校本课程教材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的个案分析及教学反思(不少于10篇)、校本课程授课实录(不少于3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相关论文(不少于10篇)

最终成果

基于数学实验的校本课程教材、校本课程优秀案例精选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报告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优点:

1.课题研究的内容围绕数学实验的校本课程,非常有研究价值,也符合目前数学课程对学生完整数学发展的要求。

2.课题研究富有可操作性,数学实验校本课程已开发了三年,有良好的的基础。

3. 研究的内容比较全面,而且与教学实践相联系,教学与研究相辅相成。

改进:

1.关于研究内容:专家认为还不够明确,可进一步细化,个别研究内容可抓住一些重点进行研究,不一定做到面面俱到。

2.研究目标:要从上位和下位目标进行展开,尤其是研究目标一定要根据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制定,不能泛泛而谈。

3.核心概念:对数学实验核心概念的描述可以参考省教研室董林伟主任提出的概念进行解析,同时对于校本课程和完整数学发展两个概念也要进行明确的阐述。

4.研究方法:专家指出调查法应该分为两类,分别是文献调查法和行动调查法,不能混淆两种方法。

5.研究步骤:专家希望课题组长在展开课题研究时,一定要有具体的计划或规划,建议采用实施路径表对课题的展开进行进一步细化,以便更好的研究。

 

 

 

 

 

 

 

                                       评议专家组签名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1.核心概念增加完整数学发展这一概念

2.研究目标修改。将原有目标修改为:

1)通过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在教育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设计、实施和评估课程的能力,使教师主体性得到发展;

2)初形成数学实验校本课程内容,形成符合我校学生完整数学发展的校本教材;

3 明确数学实验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和策略;

4)通过数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5)确立数学实验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3.研究内容调整。新的研究内容为:

1)数学实验校本课程教材开发与实施现状的研究。

2)重组与优化数学实验校本课程内容的研究。

3)数学实验校本课程实施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4)数学实验校本课程对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发展的影响研究。

(5)数学实验校本课程对学生完整数学发展的评价研究。

4.核心成员增加。增加信息技术王欣老师为核心成员。

                                                

                     课题主持人签名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