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研究结果:论文获奖芦启顺《构筑作文学习场,宅家有“作文圈”不寂寞》获江苏省师陶杯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1-05-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芦启顺

4.构筑作文学习场,宅家有“作文圈”不寂寞

     ——作文学习场引领居家习作指导新境界

芦启顺

摘要作文教学的线上学习可以通过创设作文学习场提高学生学习的氛围。作文学习场学校线上课程的整合应以学生参与方式为依据,充分考虑作文学习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适宜性。通过对作文“学习场”设计,将线上课程资源的开发创作,融合线上课程教学化背景,同时拓展作文学习场的教育功能和时空范畴,同时要注重学校、家庭的协同。努力遵循“用作文学习场为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线上学习有趣有法”的,生成线上学习线上课程的多姿多彩。在多种线上“作文圈”设计中优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不断宅家爱观察,爱写作。

关键词:作文学习场;特色;线上学习线上课程

线上学习课程是疫情阶段的有力保障学生居家学习的方法。在作文学习场学校线上课程的整合中,可以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学生审美体验,积累各种线上学习感知能力。我校贯彻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用作文学习场资源辅佐线上课程设计。以教学活动和文化活动为阵地,致力于为学生疫情期间的学习。

一、线上居家学习作文学习场的定义

学习是学习者对外在知识的系统认知过程。作文学习场则指学生学习中的外在场所,可以是学习的背景,同时也可以是学习的环境,实现学习者的内在心灵和外在的环境相互交织,构成学习的多元空间。具体到线上居家学习的“作文学习场”,我认为具体分类如下。

(一)实境场

实境场是指教学者通过主动布置各种环境,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近知识客体,从而带来知识学习的能动和有效,从而在环境和氛围中让课堂有效化。

(二)互动场

互动场指学习者和教学者相互之间的共同活动,包括师生的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启发,还有生生相互讨论等。在相互的合作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进而为更复杂的知识深化做好储备工作。

(三)思维场

思维场主要立足教师在解文本的过程中,能有目的地提出思考步骤,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同时形成思维的有效融合。根据学生的思维特质、思维探究规律,融入自我理解,有计划地帮助学生解决核心问题,达到纲举目张的学习效果。

(四)共生场

共生场注重课堂中的设计留白和弥补不足。在传统的课堂灌输下,学生没有过多的思考时间,造成了课堂中的很多不足。教学空白的生成中,更关注教师引发学生来多思考。让师生离开课堂还共存于一个探究的环境中,更加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考的长度。

二、线上居家学习“作文学习场”对作文指导的实践路径

线上居家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差距。从教师的角度创设课程作文学习场,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亲和力,这样线上居家学习有趣才有吸引力,才能让他们主动地去寻幽探胜。(如图)

 

(一)依托氛围,塑造课程学习的趣味

线上居家学习在课程学习中,教师创设一定的作文学习场,无论是实境场还是共生场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课程其实没有那么神秘,教师线上教学用图片吸引或观赏图文并茂的视频,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或者讲述生动的教师远程趣事,亦可让学生来观看和所学课程相关电影电视片段,都可以吸引学生,并很快把学生带到“作文学习场”。教师要指导初中生学会感恩父母。注意观看相应的书籍,公众号或者微电影,从而更加理解每个人都是沐浴着爱而出生的。爱是生命中的暖阳,让生命获得无比的感动,获得成长的养料。在分享爱的同时,教师们就会收获很多的快乐。教师可以在班级群中发布制作“感恩卡”的活动,同时要求学生来回忆思考。比如,当你和你幼时的玩伴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你可以学会一起分享美食,分享彼此的成长收获。记住“爱人者,人恒爱之”的道理。在这个古训中,更是饱含了人们对相互关爱的期待,更是融入了一种渴望大爱的期待。在分享爱的过程中,教师们更能多几分感动,几分内心的充实感。在引导初中生感恩父母的时候,学会像父母照顾自己一样反哺父母。

教师还要引导初中生适当线上写作,进行“感恩励志活动圈作文评比“。学生会表达因为有了朋友的陪伴,让自己的生活不寂寞。朋友让生活中充满了合作、关爱和感动。学生懂得感恩朋友,要在生活中对别人施以爱心,不图回报,同时,自己要学会“赠人玫瑰,”在将更多的善进行表达的时候,会感受到自己的生命绽放了各色绚丽的鲜花,在鲜花的绽放中,在收获不同的芬芳的同时,心灵会得到不同的滋养,实现自己心灵的涵养。

(二)思维碰撞,融合课程学习的互补

线上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从“启发”入手,都可以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渐生渐浓。在作文学习场的建立中,教师创设提问空间,即是创建了“思维场”,从而帮助学生感受到课程学习不光是课程,还可以运用推测判断,理解线上居家学习的精华所在。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实现互补效应。

如在线上教学课外诗歌《村晚》的时候,就采用了诗文转化形成“诗文互动圈”的实践。在线上教学本诗的主人公登场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说出“牧童的神态安详,带着一股子机灵,他晃了晃自己的头,满脸稚气。并定睛一看,原来自己已经来到了家门口。”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来融入外貌描写,如“梳着小的发髻,穿着小肚兜,挂着小背篓”,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加入动作描写,教师引导学生在线表演,如“牧童双脚交叉,晃悠着身子,还轻轻地摇着脑袋,轻轻地用鞭子敲打牛的尾巴,还低低地说着什么。”再来引导学生连缀成文。如“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他双腿交叉,抽打着自己的小鞭子。他梳着小的发髻,约莫五岁,还穿着小肚兜,绣着荷花,挂着小背篓,内有青草,缓缓地把家还 ”班级有的学生美术很好,还线上展示自己画的牧童的图片,来展示牧童的精气神。发布在微信群,还有的做了个牧童的皮影,更是让我们点赞。

合作帮助,感受课程学习的支架

线上居家学习的学习和一般的学习有所差异,教师可以创设“作文学习场”,让课程的“生活”味有辐射感,同时在教学生学习课程的时候,通过“互动场”的创设,让学生感悟到学课程不是诎诘聱牙的,而是可以“化难为易”的。教师提供的支架,可以是工具书,或者是课程小老师,也可以是自己精心制作的微课。

如教师可以设计“互助”聊新闻“活动圈”。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写聊新闻的表现,做出一些补充。在家中指导学生搜集类似新闻,从而在家中给出一定的巩固性指导。在对“陈薇将军”的新闻聊天过程中,就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先在班级群发动了这条新闻,再让学生来设计一条朋友圈,表达自己“写新闻”的体会。

今晚,“兰江儿女”陈薇上了《新闻联播》头条!将在最短时间内把重组新冠疫苗推向应用 

陈薇图册

 

 

陈薇率团队成功研发广谱抗病毒药物“基因工程人干扰素ω”,到牵头研发的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并完成I期临床……军媒用“抗击SARS,终结埃博拉”来评价她的成就。

武汉疫情,全国告急。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陈薇带领一支由军队紧急派出的专家组赶至武汉,迅速投入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传播变异、快速检测技术、疫苗抗体研制等工作中。入驻武汉数日后,在军事科学院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中,她和其他专家们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确诊速度得以提高,有力推进了疫情防控工作。

 

如学生设计的“新闻朋友圈”:与“毒”共舞的女将军,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祖国。从浙江兰溪作为生命的起点,到军事科学院。她与“毒”成了莫逆之交。她热爱祖国,更援助外疆,支援非洲埃博拉,她也黑人孩子的亲切合影让我们感受到她的慈母。而她自己的儿子只能在电视和妈妈亲吻。这位女将军,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挂帅出征,是中国的骄傲。

(四)媒体助力,获得课程学习的外力

课程的学习是一趟穿越时空的旅行,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多种“作文学习场”可以营造课程学习中的“聚焦效应”。在媒体的应用中,通过音乐渲染情境,视频进行生活境穿梭,在课件中聚焦课程知识重点难点。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实现课程学习中的化被动为主动,同时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为学生自主开展课外线上居家学习阅活动,起到示范引导作用教师可以采用观看疫情中的经典视频的方法,来激励学生自己获得创作的灵感,或者让学生通过自己观看教师制作的“疫情人物”微课,从而助推自己的线上习作更加有时事感和生活感。如以下习作就是观看了教师制作的微课《最可爱的人》后诞生的。

最可爱的人,为中国红奋斗

——致敬抗疫战线的无名英雄

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眸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

——汪国真
     如果爱可以战胜死神,你愿意献出热血和青春。如果爱可以攻克疫情,你愿意付出真情和力量。如果爱可以让病毒却步,你愿意奉献爱的善水。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逆行者的写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传达了逆行者的豪情与柔情。们初心不忘,因为信仰,牢记着心里那股神圣的力量…身上穿的防护服这不仅仅是制服,更是责任。因为无数人民医务前仆后继,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描绘着医务的主色调。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愿你平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也相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逐梦子夜,呐喊声声

病毒的肆虐,让我们恐惧。世界静得如同子夜。没有了赶集的热闹,也没有人们聚集的喧嚣。从武汉爆发的疾病正在迅速地蔓延到其他国家,同时也发展到我们淮安,谁会在病毒肆虐的日子出门呢?从病毒爆发的那一天起,全世界都安静了,让人类获得醍醐灌顶的思考。

 

三、依托作文学习场来提高学生线上作文能力的评价

教师在线上居家学习的教学中创设各种作文学习场,通过多样的方法融入,循序渐进地以典范的线上居家学习为教学蓝本,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学习方法,形成能力。以疫情中的写作关注为契机,教师和家长通过合作,更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养,同时在写作涉猎中,学生多重的素养也在不断生成和提高,对学生内在品格的形成也有积极意义。

(一)学生对写作的关注范围在扩大

通过家校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写作的关注中来,学生的写作敏感度在不断增强,学生自己也开始关注不同的写作话题。从热点的疫情到开学讯息,到周边的生活话题,再到多元的科技写作等。通过关注写作,学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对写作的认识,不再只是关注自己喜爱的热点明星,而是关注更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让自己的关注力度在不断上升,激发了自己多重的写作涵养。(如图标所示)


热点明星

国家大事

最新科技

民生民意

学生社群

过去

55%

15%

15%

5%

10%

现在

15%

45%

15%

10%

15%

(二)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学生自己撰写新闻的能力

撰写写作,是学生在校扮演小记者或者写作人后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在家校合作中,爸爸妈妈启发自己的孩子来播报写作或者述说写作,都激发了学生自己撰写写作的热情。家长更可以在教师的要求下,要求孩子将撰写写作作为自己的一个任务和一个趣味作业来完成。

因而在写作的涉猎中,教师适当推送“写作撰写”的多重格式和款式,激发学生主动撰写。如小的消息,小的通讯和小的评论。在多种写作体裁的涉猎中,懂得一般的格式,如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的撰写,让学生知道规范的写作写作要求。

很多的医务工作者抱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积极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来,他们满怀信心、积极乐观地抵抗病毒、消灭病毒。白衣战士从心理上、组织上、业务上、环境上服务各项工作。当他们看到单位工作群里发出支援湖北的倡议书后,很多医务工作者都报了名。如来自江苏的“十三太保”,还有全国各地的战士,一省对应一座城市,让生命形成接力的桥。穿上这身防护服,更是青春的力量在勃发。无论狂风、大浪、暴雨、烈日,他们不畏艰辛,他们正在用行动,实现着最初的诺言

如以上一则学生写的写作稿,采访了幼儿园最新的活动,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撰写,将最热点的写作进行了跟踪和叙述。

(三)写作素养的积累带来品格素养的内化

写作素养只是学生素养的一个方面,带给学生的不仅仅知识对外在发生的事有自己的理解和关注。在积累写作中,学生知道了自己生活的空间中,每天都新鲜事发生,其中有善恶有正义,带给学生品格的变化。(如图)


在疫情期间,学生的作文写作范围扩大,学生从中不仅得到的是自己需要跟着时代的步伐去走进写作,更需要磨砺自己内心的正能量,学会勇敢和坚强,学会自己来走进抗疫精神,学会超越自己。

 

疫情关注是个诗意的旅行,“关注写作”,让疫情关注活动由静变动,由冷变热,由窄变宽。疫情人物和疫情思想在“结缘写作”中得到了立体展现。同时,在“群内关注”和“家庭关注”等时空变化中,带给孩子们不同的品格教育。通过“关注写作”,学生内心的诗情在笔端流动“衣白褂,破楼兰,并肩战,报凯旋。”疫情线上作文,让寒假中多了时事敏感,多了生命的律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