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指向深度学习的语文“容·智”课堂实践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发布时间:2024-04-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姚婧晔

学生版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调查目的

针对基于部编版教材的初中语文活动性课程实践研究三年以来,老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调查,以便了解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调查对象及范围

课题组成员姚婧晔老师班级的全体学生,收到有效调查问卷44份。问卷针对三年来语文教学中的活动组织、单元整体教学、课堂情境设置、教学评价方式、学生效能感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力求摸清课题研究在实际教学中的课堂改革实施情况与产生效果。

.调查方法与时间

本次调查利用网络问卷调查小程序进行,问卷有效率100%,调查时间20242月。

.调查状况分析

1. 学生更喜欢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语文学习,在接受调查的44位同学中,对活动性课堂更感兴趣的同学达到百分之九十七,同时,分之九十七的同学认为·智课堂活动设置的语文教学提升了自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可见活动型课程的实施尝试多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形成了语文教学的良性循环,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建议常常采用的教学方式。

2.教师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高频率的开展活动型教学,在学生中获得良好的评价与反馈。在接受调查的44位同学中,百分之八十六的同学认为老师采用了较多的活动来促进语文课程的学习。

3.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教师能够将单元教学与情境化教学的要求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将大单元意识与语文学习结合真实生活的意识渗透进学生的学习中。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认为语文总是能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促进学习,百分之九十五的同学能够在老师的教学渗透中明白单元整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中关注单元学习目标的落实。

4.研究过程评价方式多元。在课题研究实施中,学生对于“教师口头评价、学生互评、书面测试、活动报告或展示、自我评价”等评价方式地选择均超过百分之八十,说明教师在课程实践的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比较科学的评价方式,评价结果比较客观。

5.在活动型课程实践中,学生参与度较高。在44 人的问卷中,近百分之七十三的同学反馈自己在活动中比较积极的参与探究和表现,百分之二十七的同学人为自己总是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这也侧面说明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学生积极性较高。

6.活动型课程实施教育效果良好。在调查中,学生认为活动型课程的实施不同程度的促进了自己语文素质的提高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其中选择“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积累了更丰富的知识”的同学分别达到97%97%93%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  苏ICP备10201501号-3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