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轻轻叫醒沉睡的心灵
发布时间:2016-06-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芦启顺

轻轻叫醒沉睡的心灵

常州市河海中学芦启顺

小磊的故事:

小磊同学,是我一个已经毕业的学生。他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七年级入学摸底考试,他只考了26分,当时我很吃惊,特地去安慰他、鼓励他。当我和他谈话时,他显得十分紧张,鼻尖一直在冒汗,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我当时还以为他是因为考试考差了心里难过。可通过观察和与其他任课老师的交流,发现小磊不管是上课、下课还是活动,最常见的状态就是发呆,老师上课提问他或者课后和他交流时,他总是不知所措,话都说不出来。

我意识到他可能在交流上有些问题。于是我和小磊的父母长谈了一次,了解到小磊因为学习基础非常薄弱,成绩长期处于班级末端,心理上可能也受过一些伤害,内心十分自卑,性格逐渐变得内向,基本上没有朋友,不愿与人交流,在家里也是常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小磊的父母也是非常苦恼,觉得孩子心理有障碍,想要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我思考再三,建议他父母暂时不要带他看心理医生。我担心这会让他本来就很脆弱自卑的内心再受到伤害,给自己贴上一个心理有问题的标签,那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对小磊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后,我的内心很沉重,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改变他,让他能够像同龄人一样活泼。可是每次与他交流,他都像受到惊吓一样,让我感觉到无从下手。我想尽办法找他的闪光点,想借此给他以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可他始终处于一种无为状态,不做事、不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硬派给任务,他也是很麻木地去应付一下。

正当我无计可施的时候,班里同学建了一个QQ群,邀请我加入。加入后我看到很多同学的空间和QQ签名,上面内容反映出的想法与平时学生在老师面前表现出来的大不相同。我灵机一动,立马就问小磊加入了没有。群主小孙同学告诉我没邀请他。我就和小孙同学商量,小磊也是我们班级的一份子,你们不管做什么,都要带着他。平时也要多和小磊聊聊,玩的时候多带他玩玩。小孙同学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比较调皮,但很乐观,可以说是班里的“活宝”。当即就和我说:“老师你放心好了,学习我不行,聊天我行,玩我更行。”小孙同学出马,果然比我这个老师有用。不知他用了什么办法,没两天小磊就加入了班级群,偶尔也能看到他和小孙走在一起。我很开心,又把小孙找来,给他下达任务,一定要把小磊带进他的朋友圈子。慢慢地,小磊身边的同学多了起来,脸上也有了笑容。

小磊加入QQ群后,我没有加他好友,怕他一看到老师又吓跑了,但我一直默默关注他的空间和签名。从他经常变换的签名中,我看到他每天不断变化的心情,尤其是小孙同学主动接近他后,他的签名状态明显阳光了很多;从他的空间日志里,也了解到他也是有一些爱好的,比如上网,比如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当我知道他喜欢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我找了个理由,通过班级奖励的方式送了他这套书。看得出来,拿到书他很吃惊,也很高兴。他在QQ签名上写到:“今天得奖了,很意外,不过奖品是我喜欢的,真棒。谢谢老师。”陆陆续续的,他又发表了一些他对书里故事的看法。不久,我又找了机会,在他和小孙等人群聊时插了进去,他发现我对明朝历史的看法居然和他一模一样,又吃惊了,但也来劲了。聊天没有因为我的加入而中断,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后来小磊主动加我为QQ好友,常常在网上与我聊天。他说更喜欢网上聊天,没有面对面的压力。再后来,他和我面对面也能聊天了,虽然他讲话还是断断续续,有所保留,鼻尖也仍在冒汗,可至少他主动和我说话了,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慢慢地我进了小磊的小圈子,再慢慢地小磊也走进了班级这个大圈子。

我的思考:

小磊的故事给了我很多思考,他是典型的学困生,而且学习上的困扰对他心理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老师给予的学习压力,同学们的冷漠与忽视,让他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不愿与人交流。尤其是他与人交流有了轻微的障碍,他不开口,我们老师就无法与他有效的交流,那我们所做的一切,对他就起不到作用。在帮助小磊改变的过程中,我尝试着做到:

一、选择正确的帮助对象。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老师都喜欢找一位优秀的同学对后进学生进行帮扶。但这样的帮扶不是对所有同学都有效果的。尤其是小磊这样不愿与人交流的孩子。古语有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句话的褒贬含义以及它正确与否,但它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优秀学生面前,小磊是自卑的。尤其是这位优秀学生还是奉命来帮助他的,他内心的感觉也不会太好。而小孙可能在他眼里是他的同类人,成绩不好,表现也不是特别好,和他走在一起心理没有压力,小孙的乐观也特别容易感染他。这就使他有了一个交流的对象,一个可以倾诉内心想法的对象,从而敞开自己的心灵,接纳更多的朋友。

二、改变传统的交流方式。

俗话说:死活不开口,神仙难下手。小磊他任你说破天,就是不和你讲自己的想法,再逼他讲,他就紧张甚至害怕,反而会起不好的作用。显然传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不适合他,或许在小磊眼里,老师是他天然的对立面,一见到老师,他就生出戒备之心,把自己的内心包裹起来。我通过网络悄悄关注了解小磊的内心,再通过网聊拉近与他的距离,消除他对老师的恐惧感,最终从网络走进现实,让他有勇气与老师交谈,进而提升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关注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是儿童精神成长的场所,如果学校只关心分数、成绩,而对孩子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不闻不问,这样的学校是没有出息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走不远的。在对小磊的教育过程中,尤其是早期,我只字不提学习成绩。因为当时的他最迫切的不是提高成绩,而是健康成长。学习成绩带给他的压抑已经使他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如果不及早帮助他,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今后的成长。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让孩子学会与人交流,积极乐观、健康阳光的成长才是对他将来的人生最有帮助的。

后记:

    端午节前夕,毕业两年的小磊来看我了。当他捧着一个大西瓜,一脸灿烂笑容地走进办公室时,我心里的感觉特别好,尽管他的成绩直到毕业也没有太大提高,去上了一所职业学校。他和我聊了一个多小时,这期间基本上都是他在讲。他说起自己的遗憾,没能考上高中,自己想要上大学念考古专业的梦想不能实现。他很快又兴奋地告诉我他加入了骑行俱乐部,最远骑车到杭州;他毕业后不想进爸爸的公司,要自己创业;他正在接受党课培训,可能快要入党了。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在侃侃而谈的小磊脸上,特别美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