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这一集体象征着生机、象征着活力。但由于如今青少年法律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其权益极易受到侵害。为此,新北区教育文体局与高新区检察院团支部、小橘灯公益法律服务特别开展“平安校园——小橘灯法治夏令营”。河海中学师生积极响应,于07月23日上午走进高新区人民检察院,在多样的活动中充实自己,提高法律意识。
知法懂法,追寻“法”步
在新北区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室负责人韦玉茹的指引下,我们参观了新北区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工作区和心理疏导室以及“小橘灯维权吧”工作室等专用场所。在针对未成年人的讯问室与询问室中,温馨的环境布置、轻松的色调搭配让我们感觉到检察院对未成年人的专业化引导,争取帮助每一位犯罪未成年人脱离歧途,走向正道。
而检察院的小橘灯维权吧更是贴近了未成年的生活。据韦检察官介绍,2013年新北区检察院与此命名为“小橘灯”,是为了给人以温暖、指引之义,以“爱的哲学”为统领,全新推出“小橘灯维权”立体品牌,建立了专门的工作室, 为青少年、妇女、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提供无偿法律服务,倾力打造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帮教社会化体系,帮助改造许多涉罪的未成年人,增强其法律意识、人格自信和社会责任,用爱和温暖带领他们回归社会正道。
一念之差,身陷囹圄
走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桌椅,前厅两边分别有两幅黄底红纸黑字联,
厅后壁上镌着两行大字“实干成就梦想,担当书写华章”。“平安校园——小桔灯法治夏令营”讲座即将在这里开讲。这次的讲座主题是反校园暴力,主讲官是韦玉茹检察官。讲座刚开始,韦阿姨先跟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听一听同学们眼中的“校园暴力”。
一幕幕校园暴力的画面在眼前掠过,一幅幅校园和睦笑声的想象在脑海飘过;一段段校园暴力视频在网络传播,一阵阵揪心惧视的疼痛在心底埋藏。暴力案件在中小学甚至高校校园内频发,使受害者产生心里压抑、忧郁,一步步过渡到心理扭曲、报复,从而酿成大错。在讲座上,韦阿姨曾这样痛心地说:“每次处理校园欺凌案件一次时,我的心就痛一次。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之间不能好好相处?明明可以很快乐的,却不慎断送自己的青春。”
一个暴力事件的形成,是社会各方面因素造成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孩子本身心理发展不成熟,家长也有责任。正是因为家长的各种压力,才导致孩子心里压抑;一些本就心生叛逆孩子,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家长没有条件管理,促使孩子在社会上进行不良交往,解决事情时往往会采用“以暴制暴”,不成熟就是从这里体现出来的。
自强自护,远离侵害
韦阿姨在讲述完什么是校园暴力以及校园暴力形成的原因等问题后,又整理归纳出了如何预防校园暴力的知识与同学们一起分享:首先,要养成观察的习惯,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避免自己成为施暴目标。在平时的交往中,面对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可以选择淡然处之,或是无畏回应。在同学给自己起不雅绰号时,应先进行自我反省,是否真的影响到班级或同学的正常进度。倘若真的侮辱到自己的自尊,应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不能“校内事情校外解决”。在遭受施暴时,要学会自救,进行适当的“求饶”,舍财保命,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以善待人,以善待己
听完了韦检察官那深入人心的一番教育之后,我们迎来了对国学教育研究颇深的韦老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她,不仅带领自己的学生,也同我们一起读国学经典,悟上善之美。讲座一开始韦老师便向同学们介绍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激情满怀的诗词震撼了每位同学的心灵,在领悟诗词壮美的同时,更是了解到了青少年的重要性,检视着自己的一行一为。随后,韦老师又以儒家学派孔子名言的意义美教育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我们也越发感叹起来。
韦老师的授课结束后,一群身手不凡的特警哥哥们更是搏得了同学们与老师们的热烈掌声。在教授同学们防身技巧的同时,那一阵阵的搏斗声更是饶有趣味。他们也为我们介绍了各式各样的武器:不同型号、不同类型的枪,不同大小、不同作用的保护盾,更是惹得同学们一阵手痒痒。
三个小时转瞬即逝。但,时间易流失,知识永留心。今天,无论是“反校园欺凌”法制讲座、“与人为善”国学讲座,还是特警队员的防身术教学,无不使人受益颇深。在这些活动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法律自护意识,而且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检察机关与现代社会对未成年人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