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心得体会】当新课标遇见“容·智”课堂
发布时间:2022-08-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芦启顺

当新课标遇见“容·智”课堂

徐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既是对语文教育改革经验的总结、反思与提升,又是对当前教育现实的鲜明回应。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培根铸魂“的政治导向,是此次课标修订的总遵循。“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投射于语文课标中,鲜明的体现为高度重视筑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以文化人”,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

    一、不变:坚守新世纪以来语文课改的基本精神

    坚持文道同意的语文课程观念。2022版课程标准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与之前是一致的。语文学科所蕴含的文化性、育德性、审美性等特质,使其“工具性”承载了与时俱进的“载道”功能,培育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培养个人德性,是母语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语言文字的学习与应用”水乳交融。可见,以文道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语文课程功能是不变的,只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中融入了立德树人的新内涵。

坚定素养发展的课程育人目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面向未来的育人旨趣。2022版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与2017版课程标准大体一致,表述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这一方面折射出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的衔接、融通趋势,以及凸显文化自信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从“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的“核心素养”的细微差别可见。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淡化学科,聚焦人的素质奠基。可以说,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是对语文素养的深化与细化。它所强调的在真实语用情境中培育文化观念、思维品质、审美情趣,是对后现代语境中个人发展与融入社会的积极回应。

二、新变:指向语文课程未来发展的基本方略

1.核心素养统领课程设计。首先,核心素养不是一般的课程改革概念,其宗旨指向国家战略层面,延展和深化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能对整个课程设计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明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与方向。其次,2022版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扣合紧密,逻辑自洽。一则反映在第二至第五条的内容设计基于第一条总体目标而来,内在强调要遵循语文教育的特点与学习规律;一则体现在整个方案是从课程组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接续展开及落实。最后,2022版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从与课程内容的合并中独立出来,构建了素养型目标体系,并通过删减、整合与增补内容,实现了总分呼应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的有机结衔接,明晰了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进阶路向。

2.学习任务群重构课程组织。一方面,从整体上看,以学习任务群重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组织,遵循了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内在逻辑,明晰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任务,充分协调与融通语文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三者的关系。推动语文教学走出知识本位、文本为纲以及技术主义的圈囿,引领语文课程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六个学习任务群组建了一个横向联系、纵向递进的课程系统。每个学习任务群分学段明确了学习目标、内容、教学提示及评价指引,既突出了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四个方面之间存在多重对应关系的逻辑张力,又提供了培养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行动框架,引导教学设计围绕语文学习活动来展开,增强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其中,“跨学科学习”是一个有别于高中学习任务群的全新学习任务群,他立足语言“元能力”,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主张以更开阔的课程视野寻求语文课程各学习领域与其他课程的外部融通,进而达到协同合作,培育核心素养。

3.教师发展成为课改着力点。首先,指明新时代语文教师发展的主要路径,以“教—研—培”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引领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路向,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的自我教育、教学与研修协同并进、以研究的态度探索教学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设计培训内容等措施的协同推进。其次,拓展数字时代语文教学的能力素养结构。除了强调夯实专业素养,如“不断的丰富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课程实施能力”等,还将文化素养尤其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素养、信息素养、跨学科能力等纳入语文教师素养结构,提高语文教师适应未来发展确定性变局的应对能力。第三,构建语文教师素养提升的组织共同体。2022版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发展要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多主体参与来实现,以“组建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共同体”“整合各级教研组织和教师培训机构力量”等方式,形成多元教育合力引领教师队伍整体发展的新格局。

总之,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一言以蔽之,还是“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守住立德树人的根本底线,守住语文学科的特有属性和育人价值,追求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培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未来中国人。“创新”,就是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真正相融,不断更新语文学习的情境,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整合语文学习的内容;“创新”,也就是让语文学习与时代紧密接轨,不断更新语文教学方式、优化辅助学习的技术、提升语文学习的质地与效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